原定於美國時間9月20號0點生效的微信下架令,被美國聯邦法院暫停了。
據CNBC報道,加州法官Laurel Beeler宣布,總統有關微信的下架命令將被暫停,微信可以繼續正常使用。
聯邦法院暫停禁令
美國商務部周五發表聲明說,從9月20日開始,美國境內將禁止下載WeChat和Tiktok。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於8月6日發布行政命令,要求TikTok在45天內將其美國業務出售給一家美國公司,否則面臨美國地區的禁令。
此令迫使蘋果和谷歌將微信從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美區下架,老用戶也將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更新微信。同時,商務部還將禁止微信內的金錢交易或付款處理功能。
但在緊急聽證會後,當地時間20日,美國加州法官勞瑞爾·比勒(Laurel Beeler)做出裁定,有關微信的禁令將被暫停。這也意味着,微信不會被禁,可以繼續使用了。
本次訴訟與騰訊公司本身無關。牽頭提起訴訟的是美國各地的五位華人律師發起的“美國WeChat用戶聯盟”(U.S. WeChat Users Alliance,USWUA,下文簡稱“美微盟”)。
據報道,自8月6日特朗普發布總統令,禁止美國公司和WeChat進行商業交易、並要求蘋果和谷歌等移動應用商店在美境內下架WeChat後,代表WeChat用戶利益的非盈利組織美微盟曾發起訴求,希望法院能在禁令生效前予以阻止。
9月19日,位於美國加州的聯邦地方法院法官勞瑞爾·比勒在聽證會上表示,特朗普在8月頒布針對WeChat的總統令,以及美國商務部於18日頒布的細則,對美國民眾享有的言論自由“構成了阻礙”。
勞瑞爾在一份命令中表示,提起訴訟的WeChat用戶“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價值提出了嚴重質疑,在兩相權衡後,傾向於支持原告一方。”
而對於特朗普當局“WeChat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指控,勞瑞爾認為這一說法“不夠具體”,也無法說明針對WeChat的禁令將如何保護美國的國家利益。
隨後,勞瑞爾在20日對美國商務部頒布的這一實施細則發布了臨時禁令。
法官判決認為,8月6日的總統令及9月18日商務部實施細則,均實際造成了在美國境內全面禁封微信的效果,有違反微信用戶憲法第一修正案程序正義條款等根本權利的嫌疑;對此美國政府指責微信構成國家安全威脅,證據不足,而細則從頒布到生效只有兩天,造成了緊迫和無可挽回的傷害。
路透社報道稱,勞瑞爾的初步禁令還阻止了原本將禁止在美國用WeChat進行支付的商務部命令——該命令可能會降低WeChat對現有美國用戶的可用性。
判決書截圖,文末有法官Laurel Beeler的簽名
據美微盟主席曹英律師介紹,在美國商務部昨天發布微信封殺文件之後,美微聯會迅速做出反應,提交了補充材料,申請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連續召開緊急聽證會。美微盟的原告律師團和代理美國總統的司法部律師展開了爭鋒相對的辯論。最終法官同意頒布臨時禁令,阻止美國政府實施微信封殺令。
這也是美微盟在與美國政府的訴訟中第二次取得勝利。在商務部發布微信封殺文件之前,美國司法部已經在這一訴訟中頒布聲明,澄清美國用戶不會因為繼續使用微信而承擔法律責任。而此次成功爭取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頒布初步禁令,意味着美微盟等原告已經取得了預計的初步勝利。
美微盟指出,此次成功為全美WeChat用戶爭取到了免受總統令和商務部原定於9月20日起將實施的WeChat禁令的傷害。目前所有美國WeChat用戶都可繼續正常使用WeChat,應用商店可以繼續發布WeChat應用程序以及更新,其它電信運營商也可以繼續提供對於WeChat應用軟件的服務。
截止發稿,美國商務部和白宮還沒有發表評論。
美微盟:曆史性勝利
美國華人的這一次維權行動已經吸引到大批美國主流媒體關注,而且是有理有據有節的抗爭,這是在美華人團結起來爭取自身利益的曆史性一步。
美微盟稱,“此次成功叫停總統令,對在美華人來說是一次來之不易的曆史性的勝利”。
“首先,通過法院程序挑戰和推翻總統令本身就具有極高難度。在美國兩百多年的曆史裏,總共頒布過15000多個總統令中,只有極少數被法院限制或否決。其次,此次封殺微信的總統令號稱基於國家安全的考量。而自9.11之後,美國總統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決策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全美各級大小法院均給予極大尊重,故通過法院訴訟程序挑戰涉及國家安全問題的總統令更實在是個“爬坡作戰”,難上加難。最後,封殺微信的總統令實際上針對的是在美華人。而華人移民美國曆史較短,人口所占比例較少,又因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等原因,在動員組織大型社會運動方面經驗尚不足。有鑒於此,美微盟這次能夠自發形成組織、發動全國性的民眾支持,包括籌款,招募義工,尋找專家證人,聘用頂級專業律師團,來發起訴訟挑戰美國總統令的行動,則更顯得此次維權行動能夠成功之不易。”
美微盟主要成員(圖源:美微盟主頁uswua.org)
根據美微盟主頁披露的起訴狀文件,美微盟此次勝訴的主要原因是將美國社會所推崇的價值觀,用於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
整整32頁的起訴書中,對憲法原則的引用無處不在。
起訴狀第二段寫道,禁止微信的總統令違反了美國憲法的第一修正案,也即是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在美國,有1900萬人通過微信參與社會生活,與他們所愛的人保持聯係、分享生活中特別的時刻、主張自己的理念、獲取實時資訊、參與政治討論。
起訴書截圖(圖源:美微盟主頁uswua.org)
在起訴狀的第三段點出了微信對於公共安全的價值:在美國,警察局用微信通知新冠病毒檢測場所的位置,誌願者通過微信組織醫療用品的分發。
起訴狀第十段提到了平等問題:在美國存在大量不會說英語的華裔,他們依賴微信與社會保持聯係。對微信的禁止,相當於對這一群體的歧視。
禁令違背了憲法關於平等的要求:不得因種族差異剝奪法律對人們的平等保護。如果政府禁止了一項特定種族賴以生存的事物,這種行為可被視為違反十四修正案和第五修正案。
本次事件是在美華人維權曆史上的裏程碑事件,意義深遠,華人律師們聯合起來,數千華人慷慨解囊。截至美東9月19日下午8:00,美微盟已經收到了超過40萬美元的捐款。
美微盟捐款頁面(圖源:美微盟主頁uswua.org)
當然,這並不是最終勝利,美微聯會的律師團還將與美國司法部進行後續的訴訟。美微聯會呼籲華人能夠團結互助,繼續支持他們起訴美國政府,維護華人使用微信的正當權益。
目前,法官只是決定 “在正式判決結果出來之前,暫時停止微信禁令的執行”,對於案件的核心:總統行政命令和商務部細則是否違憲,還需要繼續審理。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各級法院有權對行政令發布臨時禁令,但要廢除一個行政令僅有三種途徑,主要是總統本人宣布廢除、美國國會依法廢除、或由美國最高法院做出廢除的判決。而據報道及美國曆史看,能成功廢除總統行政令的案例並不多。
美微盟推測,接下來美國政府很可能會因不服判決而選擇繼續上訴。想要勝訴,或者說美國最高法院推翻這條總統令,難度非常大。
大法官去世的影響
美國最高法院將如何判決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其判決結果跟美國政壇最近的一件大事息息相關。
據美媒報道,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18日去世。美國總統特朗普19日表示,將提名一名女性保守派人士來填補這一空缺。
金斯伯格女士是一位為美國性別平權做出傑出貢獻的卓越法官和公眾人物,也是最高法院目前占少數的進步派(progressive wing)成員。
外媒報道截圖
司法權在美國政壇地位相當特殊,最高法院的法官們享有終身任期,而作為美國三權之一,聯邦最高法院具有最高等級的司法解釋權,能夠對政令、立法和司法判決的合憲性進行裁判。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9名大法官,此前由5名保守派大法官和包括金斯伯格在內的4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路透社表示,特朗普等不少共和黨人希望在最高法院再“安插”一名保守派大法官,以確立保守派對自由派大法官6比3的優勢。
據報道,特朗普上台以來已兩度提名保守派人士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盡管民主黨人強力阻攔,但由於共和黨人掌握參議院多數席位,兩次提名均“有驚無險”地獲得通過。
民主黨人認為,美國大選將近,特朗普不應該在此時提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批評者指出,共和黨人2016年曾有過先例: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當時提名一名自由派人士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但麥康奈爾以美國已進入大選年為由拒絕將審議提名提上參議院議程。民主黨人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因而現在抨擊共和黨人搞“雙標”。
但從目前來看,無論民主黨人如何批評,都無法阻止特朗普再次提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懸念只在於何時宣布和提名誰。
特朗普19日在社交媒體上強調挑選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重要性,對共和黨人展開動員。當天特朗普還駁斥了將提名推遲到大選後的建議,稱“這不關下任總統的事”。
視頻截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特朗普19日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競選集會上透露,下周將公布接替金斯伯格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選,“將會是一位女性。”
特朗普說,他希望參議院能在大選投票日之前就大法官提名人選舉行表決。美國媒體援引共和黨人士的話說,這在操作上有困難,但並非不可能,如果特朗普選擇提名參議院近期審查和表決過的聯邦法官,進程會更快。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提名,須獲得參議院半數以上支持才能通過,共和黨目前在參議院對民主黨的優勢為53比47。
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米奇·麥康奈爾此前已明確表態,參議院將就總統提名人選進行表決。麥康奈爾還私下致信共和黨同仁,提醒他們對外表態要慎重,不要影響大局。
不過,目前已有兩名共和黨籍參議員蘇珊·柯林斯和莉薩·穆爾科斯基公開表示,應由總統選舉勝選者提名大法官。
據路透社20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多數美國民眾希望已故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的繼任者人選由下屆總統提名。
這一全國性民調由路透社與益普索集團19日至20日在線進行,共收集1006份成年人有效回複,包括463名民主黨人和374名共和黨人。民調顯示,約八成民主黨人和約半數共和黨人讚同把大法官任命事宜留到大選後。
民調顯示,62%的美國成年受調查對象支持讓下屆總統提名人選填補金斯伯格離世留下的最高法院空位,23%反對,其餘人對此不確定。
圍繞接替人選,共和、民主兩黨展開了針鋒相對“補位大戰”,一旦特朗普提名成功,那麼9名大法官中將有6位是保守派,其中3位由特朗普直接提名。
本次大法官的人選之爭無疑是重要的,不僅關乎着兩黨之爭,還會對美微盟的本次訴訟,乃至接下來的TikTok、華為的訴訟產生深遠影響。
美微盟呼籲廣大華人團結起來,並表示為了持續捍衛在美華人的憲法權益,將在未來將積極應訴,保衛並擴大勝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