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中國3月貿易數據好於預期!4月數據不容樂觀,WTO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額或縮水32%

字号+作者:fenxiangcaijing 来源:互联网 2020-04-18 07:41:03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3月外貿數據,進出口數據雙雙好於市場預期。按人民幣計,中國3月出口同比下跌3.5%,市場預期為下跌12.8%。進口同比增長2.4%,市場預期為下跌7'...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3月外貿數據,進出口數據雙雙好於市場預期。

人民幣計,中國3月出口同比下跌3.5%,市場預期為下跌12.8%。進口同比增長2.4%,市場預期為下跌7%。貿易平衡由前2個月的逆差轉為順差。

海關: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

 

4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0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國3月貿易數據好於預期!4月不容樂觀,WTO預測全球貿易額降32%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圖源:新華社)

 

李魁文稱,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進口3.24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983.3億元,減少80.6%。具體看,一季度外貿有以下六方面特點:

一是3月當月進出口出現回升。今年3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較1-2月收窄8.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29萬億元,下降3.5%;進口1.16萬億元,增長2.4%。

二是東盟超過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一季度,我國對東盟進出口9913.4億元,增長6.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5.1%,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對歐盟進出口8759.3億元,下降10.4%;對美國進出口6680.1億元,下降18.3%;對日本進出口4656.8億元,下降8.1%。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07萬億元,增長3.2%,高出整體增速9.6個百分點。

三是民營企業進出口降幅較小、比重提升。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2.78萬億元,下降2%,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2.4%,比去年同期提升1.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71萬億元,下降7.3%,占出口總值的51.4%;進口1.07萬億元,增長7.9%,占進口總值的33.1%。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6萬億元,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9.6%。國有企業進出口1.16萬億元,占17.7%。

四是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達到6成。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3.94萬億元,下降5.7%,占我國外貿總值的60%。其中,出口1.95萬億元,下降11.3%;進口1.99萬億元,增長0.5%。加工貿易進出口1.56萬億元,下降12.4%,占23.8%。

五是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要出口商品。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95萬億元,下降11.5%,占出口總值的58.5%。同期,紡織服裝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5969.8億元,下降15.3%,占17.9%。

六是鐵礦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和肉類等重點民生消費品進口較快增加。一季度,我國進口鐵礦砂2.6億噸,增加1.3%;進口原油1.3億噸,增加5%;進口煤9577.8萬噸,增加28.4%;進口天然氣2465.6萬噸,增加1.8%。此外,進口大豆1779.2萬噸,增加6.2%;進口豬肉95.1萬噸,增加1.7倍;進口牛肉51.3萬噸,增加64.9%。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口醫藥材及藥品619.1億元,增長14.8%。

李魁文指出,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外貿進出口面臨的困難加大。海關將毫不松懈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有信心穩住我國外貿基本盤,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對於3月進出口降福收窄,海關總署解釋稱,主因外貿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前期因延期複工積壓的出口訂單陸續交付。 

3月份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從旬度看,3月中旬、下旬連續兩旬進出口都實現了正增長。其中,3月出口降幅收窄至3.5%,進口則增長2.4%。貿易平衡也由前2個月的逆差轉為順差。

李魁文表示,當前全球疫情還在加快蔓延,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必然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衝擊,外貿新訂單減少等問題開始逐步顯現,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不容低估。但中國外貿韌性強,競爭力強,我國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近期各地各部門已采取一係列穩外貿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困難。

李魁文還稱,各地各部門已經采取了一係列穩定外貿發展的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困難,逐步打通國際運輸通道,穩定供應鏈產業鏈。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強大的國內市場,我們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將疫情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降至最低。 

中國3月貿易數據好於預期!4月不容樂觀,WTO預測全球貿易額降32%

圖源:FX168

 

在發布中國3月份貿易數據後,周二早盤亞洲股市小幅上漲。 

在日本,日經225指數上漲2.45%,而東證指數上漲0.96%。韓國Kospi指數上漲1.61%。澳洲股市在周五和周一假期後恢複交易,其股票也小幅上漲,ASX指數上漲0.67%。

中國股市小幅上漲,截止中午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68%,而深圳成指數上漲1.25%。香港恒生指數上漲0.68%。

總體而言,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上漲0.99%。

4月進出口不容樂觀

 

雖然中國3月份進出口數據好於預期,但全球範圍內的貿易萎縮或許才剛剛開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裏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9日說,“2020年全球經濟將出現大幅負增長”,在該組織的180個成員國中,170個的人均收入將下降。

IMF預計,即使出現最好的情況,即假設病毒在2020年晚些時候逐漸消失,為遏制其傳播而強行實施的封鎖措施被解除,使得一切恢複正常,明年也只能實現“部分複蘇”。

國際清算銀行(BIS)7日發布報告,稱各國采取的禁足措施給GDP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持續幾個季度,而並非市場所預估的僅限今年上半年。考慮到經濟活動暫停所帶來的溢出效應,即使到明年第四季度,全球GDP增幅也將低於疫情爆發前水準。

德意誌銀行全球宏觀研究團隊之前也分析認為,全球經濟將陷入嚴重衰退。今年二季度經濟衰退程度可能達到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來最高水平,美國和歐洲的GDP或將下降15-30%。 

近期,高盛集團、摩根大通等多家知名經濟分析機構均大幅下調了對美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其中,高盛集團的經濟分析師發布報告認為,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預計是下降9%,第二季度經濟預估至驟降34%。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摩根大通集團,他們認為當前美國的確診病例已遠超其他國家。甚至很有可能接近或達到100萬,這必將使得美國經濟大幅下降。因此預測一季度美國經濟下降10%,二季度降幅更是高達40%。

據《泰晤士報》13日報道,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對同僚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英國2020年第二季度GDP可能萎縮最多30%。

德意誌銀行預計英國2020年GDP將萎縮6.5%,可能是“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第二季度GDP將萎縮13%,創紀錄跌幅。

該行預計德國經濟今年將萎縮4.2%;由於政府停擺,德國第一季度經濟可能萎縮1.9%,第二季度萎縮9.8%,這將創下197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

作為全球貿易的風向標,韓國周一發布了4月1日至10日的進出口數據,二者雙雙暴跌,其中出口下滑18.6%至122億美元,進口同樣下滑13%跌至146億美元。 

中國3月貿易數據好於預期!4月不容樂觀,WTO預測全球貿易額降32%

 

韓國號稱全球貿易的領頭羊,這一進出口數據反映出,冠狀病毒大流行引發的全球供應鏈中斷,致使各個國家的進出口都受到了幅度不小的衝擊。

從國家來看,韓國與南美洲、越南、歐盟、中國、日本貿易額降幅排名最前,分別下降51.2%、25.1%、20.1%、10.2%、7.0%,這些國家處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位置。

據路透社援引一位海關機構官員稱,“由於周一的數據是基於短短10天的數據,現在說出口處在收縮階段還為時過早,但是隨着全球油價的下跌和冠狀病毒的蔓延,部分數據確實受到了影響”。

相較之下,韓國3月份數據要比4月好很多,出口較去年同期僅減少0.2%,至469.1億美元,進口減少0.3%,至418.7億美元。

韓國3月貿易數據與中國數據相差不大,但4月上旬便出現斷崖式下滑,與中國貿易額下降10.2%。可以推測,中國4月份的進出口不容樂觀。 

全球貿易額將縮水13%到32%

 

據美國約翰遜·霍普金斯大學最新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14日12時,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破192萬例,累計死亡119687例,其中美國累計確診超過58萬例。

中國3月貿易數據好於預期!4月不容樂觀,WTO預測全球貿易額降32%

圖源:約翰遜·霍普金斯大學

 

目前歐洲累計確診超過87萬例,13個歐洲國家確診超過1萬,疫情嚴峻考驗下,西方各國相繼延長了封城時間。 

意大利總理孔特當地時間4月10日晚宣布,原定4月13日結束的全國“封城”措施將延長到5月3日。4月27日前禁止俱樂部恢複訓練。

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13日晚就新冠肺炎疫情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封城”管制措施將繼續延長4周,持續至5月11日。他強調管制措施會繼續嚴格施行,呼籲所有民眾團結起來共同遵守。

除了歐洲,加納、貝寧、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也於13日延長了“封城”時間,印度媒體透露,中央政府將下令全國封閉令延長兩周。

全球各地的“封城令”使得社會消費銳減。世界貿易組織(WTO)4月8日發布預測稱,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的影響,2020年全球的貨物貿易量將比上年縮水13%到32%。 

中國3月貿易數據好於預期!4月不容樂觀,WTO預測全球貿易額降32%

圖源:日經中文網

 

世貿組織分析稱,全球供應鏈的混亂和需求大幅減退產生消極影響,新冠疫情的打擊超過世界金融危機後的2009年(減少13%)的可能性很高。

世貿組織提出了2個預期。如果是貿易銳減長期持續、隨後也複蘇遲緩的“悲觀預期”,貿易量將減少32%。這將是二戰後最糟糕的結果。另一方面,即使是貿易銳減、但2020年下半年開始複蘇的“樂觀預期”,也將減少13%。2019年10月時曾預測增長2.7%,但如今急轉直下,預計出現大幅下滑。 

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表示,“貿易和生產的減少難以避免,對於家庭和企業來說,將帶來伴隨痛苦的結果”。另一方面表示“迅速複蘇是可能的,目前的決斷將左右今後的經濟增長的前景”,敦促各國政府盡早采取根本性對策和推進國際合作。

中國3月貿易數據好於預期!4月不容樂觀,WTO預測全球貿易額降32%

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圖片來源:中新社)

 

不過,無論是哪種預期,幾乎所有地區都將面臨2位數的貿易量減少。從出口來看,北美將減少17~41%,受到最大打擊。亞洲的出口也將減少14~36%。從進口來看,中南美將減少22~44%,最為嚴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擴大至全球,導致工廠停工等。世貿組織預測稱,尤其是電子產品和汽車的貿易將出現銳減。

此前,全球的進出口就面臨中美貿易摩擦和英國脫歐等不利因素。世貿組織的統計顯示,2019年的貨物貿易量減少0.1%,轉為下滑。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正在推波助瀾,未來的不確定性突出。

報告同時強調,2021年全球貿易複蘇仍有可能,但也存在不確定性,其最終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疫情持續時間和各國抗疫政策的有效性。

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強調,目前首要目標是控制疫情,減輕疫情對民眾、企業和國家的經濟損害,但政策制定者們必須同時開始為後疫情時期作規劃。

 

1.鼎读财经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网友所投稿件只代表发稿人立场,如果内容或配图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发稿人或本站编辑3123658318@qq.com 进行删除。

相关文章
上一篇:是時候讓他們負責!特朗普暫停對WHO資金支持,疫情下世衛組織缺錢嗎?下一篇:第三批7个自贸区挂牌成立三周年 1055项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