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冠疫情快速擴散,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意識到了口罩的重要性。
繼法國總統馬克龍要求全民配備“出行口罩”後,紐約、新加坡先後發布命令強制要求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
口罩需求急劇增加,推動口罩原材料的價格節節攀高。
客戶強行打錢 廠商威脅報警處理近日,東莞一家口罩材料生產商“訴苦”說:我司口罩材料訂單成百倍增長,超出我司產能2個月以上,給公司帶來沉重負擔。
該公司近期發現個別客戶在無溝通確認的情況下,私自轉款到公司賬戶,給公司財務工作帶來困擾。因此,該公司公告:凡是未與我司達成訂單合同的付款一律無效。經我司退款後仍然強行轉賬的,將視情況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備,或向公安機關報警處理。
圖源:新浪微博
發布上述公告的是東莞市恒達布業有限公司。天眼查數據顯示,恒達布業2007年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為生產銷售無紡布、無紡布制品、辦公用品、口罩、家居用品,塑料制品、手袋及手袋輔料;貨物進出口。
據恒達布業法定代表人胡向陽介紹,公司主要生產口罩的面層及內層,主要材料均為無紡布。當前,恒達布業有幾十號員工,3條生產線,每日產能在10噸左右。
但是,需求遠遠超出了恒達布業的能力。
還在春節假期的時候,恒達布業就接到政府部門的通知,要求提前複工。1月31日,恒達布業正式複工。“然後到現在就沒停過,一直滿負荷生產。”胡向陽介紹,“按目前的情況,完成現有訂單應該要去到5月底了。”
正如公告中所說,訂單積壓超出產能2個月以上,恒達布業4月1日停止接單。“做口罩的人太多了,材料很緊張。”胡向陽說,“我們不供貨了,客戶在外面也買不到材料,就直接給我們賬上打錢。”
胡向陽介紹,大概在3月底,由於國外疫情爆發,KN95需求暴增,訂單井噴增長,完全超出了恒達布業正常的負荷。這都是在未簽合同的情況下,由此可見口罩原材料在市場上的緊缺程度。
就連比亞迪的口罩生產線都因口罩材料供應短缺而“斷糧”,據接近比亞迪公司的相關人士透露,比亞迪口罩生產用熔噴布供應確實比較緊張。
據媒體報道,比亞迪自1月31日成立口罩生產專項小組,到如今比亞迪位於深圳的工廠正以每日500萬只的產量制造口罩,並在不斷擴充並提高產能。面對如此大的生產量及原料需求,早在今年3月初,就有消息稱,比亞迪因缺少熔噴布而無法生產口罩。
證券時報4月16日報道,根據調研得知,當前紡粘無紡布生產廠家均無現貨,訂單排到了幾十天之後,對外不報價;對應的經銷企業,報價不一,單層紡粘無紡布有4.5萬/噸、4.9萬/噸、5萬/噸以及以上的價格。
而熔噴無紡布,多家生產企業咨詢下來,皆被告知無貨;其經銷企業,報價良莠不齊,從含稅價近30萬/噸(30-40天後貨),到不開票價格50萬/噸,甚至到60、70萬/噸的高價。據了解,熔噴布在2019年12月價格1.8萬/噸,年後至今漲幅高達3000%多,甚至一天內漲價數萬的情形。
瘋狂的熔噴布一方面是需求激增,另一方面供求稀缺,熔噴布市場的供求矛盾,無形中也催生了山寨熔噴布生產和倒賣的生意,其中騙子倒爺橫行,擾亂了市場。
據多家媒體報道,由於市場需求井噴,江蘇揚中突然就成為了“熔噴布之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江蘇省揚中市相關熔噴布經營戶就有近500家,整個產業呈井噴式發展。
而在各大渠道商信息圈中,熔噴布的訂購需求更是圍繞揚中展開。不少揚中的網友在微博上說:“揚中弄熔噴布瘋了,感覺老家一堆人在做這個”,“做熔噴布簡直就是印鈔機”……
圖源:新浪微博
揚中原本有幾家生產熔噴布的正規廠家,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後,熔噴布產能落後。尤其是大量口罩廠投產後,幾萬家口罩廠都在搶購熔噴布。
很快浙江就有工廠根據熔噴布生產線的圖紙,將生產線小型化,發明了山寨熔噴布生產線。一條山寨生產線,包括注塑機十幾萬,噴絲模具七八萬,最早整個投資下來也就二三十萬。
這種幾十萬啟動資金,三天上馬的家庭小作坊,生產出來的熔噴布一撕就破,根本無法防禦病毒,也不能出口到海外。
圖源:騰訊新聞
但低投入高產出,吸引着大量的揚中小作坊開工,各種生產機器、模具的報價亂飛,這些價格都已經成幾倍幾十倍上漲,原因無它,這就是印鈔機。
一條山寨生產線搭好後,一噸一萬的聚丙烯原料,一兩天就可以生產出一噸熔噴布。真正做到了一星期回本,後面純賺。
有網友表示,“來到揚中,守在工廠門口,來提貨。很多都是現金交易,概不賒賬。既不簽合同,也不走公賬,更也不開發票。這樣可不留案底,貨款兩清,也不怕日後被查。”
圖片來源:騰訊新聞
“熔噴布現在一天一個價,有資質、有提貨函的大企業直接去中石化,能拿到價格35萬的99級別熔噴。沒有資質的小企業、小作坊基本上拿到轉了不知道多少手的99熔噴(都是打着中石化的旗號),基本都在55-60萬,這裏面的利潤紅得發黑。”一位業內人士感歎。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指出,在熔噴布供應緊張並短時間難以調和的情況下,出現了一批倒買倒賣、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中間商。有些人拿着沒有駐極、不能用於口罩過濾層的熔噴布賣給新上線的口罩企業,更有甚者拿着紡粘布冒充熔噴布倒賣獲取暴利。
山寨熔噴布被貼上“中石化”的標簽,“神通廣大”的倒爺們動不動都拿着中石化的熔噴布說事兒,說自己有100噸熔噴布,或者哪裏哪裏有500噸或800噸熔噴布,讓人去他們的倉庫裏參觀付款購買。
而前兩天,中國石化已經發過一次辟謠消息,針對市場瘋狂炒作中石化生產的熔噴布銷售進行澄清。
中石化表示:按照政府統籌,中國石化熔噴布全部定向供應口罩廠制作口罩,不對其他企業和個人銷售,防止中間商囤積投機倒把賺差價。凡是以中石化員工名義或者打着中石化名義出售熔噴布的,全部為招搖撞騙,大家注意,歡迎舉報。
圖源:新浪微博
從目前熔噴布廠家供貨的節奏來看,中石化每天的15噸熔噴布,自用大約需要5噸左右,原因是中石化每天生產口罩500萬個左右,每噸熔噴布可以生產一次性醫用或外科口罩100萬個左右,其餘熔噴布可以分配給10個到20個口罩企業,每個每天只給一噸,或者隔天給一噸,買家又都是各地政府推薦來的,有真實的生產需求,炒作空間也不大。
圖源:央視新聞
但問題是,中石化的這點熔噴布,真的只能供應最多20個廠家,沒有辦法滿足所有生產進行,但至少也能夠保證生產線的開動。中石化也發布了聲明,熔噴布都定向供應,不會流向市場。
熔噴布市場整治啟動不過,這波瘋狂的熔噴布炒作相信很快會迎來尾聲。
據看看新聞報道,近日,針對倒賣生產口罩核心原材料熔噴布犯罪活動增多的情況,公安部部署開展專案打擊行動,破獲了一批相關案件。
目前多地開始整治熔噴布市場亂象,據湖北仙桃警方通報,抓獲多名嫌疑人,破獲一熔噴布詐騙案。除了對熔噴布交易嚴查之外,熔噴布的質量與生產標準被列為檢查的重點。
東省東莞市公安機關連續破獲2起疫情期間哄抬價格、非法經營熔噴布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深圳市公安機關破獲鄭某金生產銷售偽劣熔噴布案件,涉案金額76萬元。
浙江省東陽市公安機關從一起哄抬價格售賣熔噴布案件入手,深挖擴線,破獲孔某、趙某新等人非法經營、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1人,收繳劣質熔噴布8.89噸。
4月9日,“熔噴布之鄉”江蘇省揚中市通報了當地熔噴布行業規範化整治相關情況,並印發《關於開展熔噴布行業規範化整治的通知》,內容指出將開展熔噴布行業規範化整治,並向社會發布《關於規範熔噴布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通告》。
通告中表示,將執行“三個一律”:利用家庭作坊進行生產的,一律取締;沒有合法合規生產經營手續的,一律關停;存在安全隱患、環保不過關的,一律停業整頓。
執法部門表示,所有企業必須領取營業執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規範性文件的規定,從事無證無照經營。
4月16日,揚中市發布公告稱,自3月20日起,就相關反映熔噴布企業問題進行了交辦,開展集中檢查。截至4月15日晚,全市所有熔噴布生產經營企業已經全面停產整頓。
圖源:新浪微博
公告表示,對涉嫌違法違規的,在查處涉及市場監管、安全、環保等違法案件的基礎上,堅持有案必查、一查到底。繼續嚴管所有進出揚中的通道卡口,由市場監管會同公安、交通等部門24小時嚴查運布車輛,核實產品證照、銷售合同、檢驗報告,對不合格產品依法查扣,不讓一寸不合格產品流出揚中。公檢法等部門加大案件線索查辦力度,對涉嫌犯罪的企業和個人,發現一起、查處一件、震懾一片。
此外,熔噴布產能也在逐步恢複,多方發力之下,現有的熔噴布買賣也將像口罩產業一樣趨於平穩。
作為國內最大的醫衛原料供應商,在口罩產業鏈中原本是最上遊聚丙烯原料的生產者。4月12日,中國石化發布消息稱,其下屬燕山石化和儀征化纖分別投產第三條熔噴布生產線。
燕山石化第三條熔噴布生產線自3月13日開工建設,用時29天建成投產。該產線核心設備——熔噴模頭采用了國內產品。燕山石化第四條生產線計劃4月15日投產。屆時,燕山石化熔噴布日生產能力達12噸。
至此,中國石化已有六條熔噴布生產線相繼建成投產,可日產熔布噴14.7噸,每天可生產醫用平面口罩1470萬只。中國石化稱,5月底,其16條熔噴布生產線全部投產後,加上控股企業的5噸/天產能,將形成萬噸熔噴布年產能,每年可用來加工一次性醫用口罩超過100億只,有望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熔噴布生產商。
4月16日,中石油自建的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在蘭州石化和遼陽石化先後建成投產,並正式產出合格產品。這兩家企業也分別成為甘肅省和東三省第一家熔噴布生產企業。
據中石油介紹,蘭州石化和遼陽石化各建設兩條熔噴布生產線,最終將形成熔噴布產能2200噸/年,折合每天生產熔噴布6噸,可加工成540萬只一次性醫用口罩。
瘋狂炒作之後,不少業內人士呼籲,後期要制定口罩濾材行業的標準,細化對口罩質量的把控標準,嚴格把關,在疫情期間維護中國制造在全球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