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姜伯静:包租公潘石屹能够如愿离场吗?

字号+作者:fenxiangcaijing 来源:互联网 2020-03-13 08:50:39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黑石集团与SOHO中国的私有化谈判传闻,将在房地产专业上很是“低调”的潘石屹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时之间,关于SOHO中'...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黑石集团与SOHO中国的私有化谈判传闻,将在房地产专业上很是“低调”的潘石屹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时之间,关于SOHO中国、潘石屹的前世今生被翻了个底朝天。

  的确,作为“上一个时代”的地产界风云人物,当王石已经不再是“局内人”时,潘石屹是不多的话题之一。

  不过,针对私有化传闻,SOHO中国的一纸公告却有些让人狐疑,让传闻中SOHO中国与黑石集团的交易有些“雾里看花”。

  3月11日晚间,SOHO中国发布公告,“公司注意到某些涉及与公司有关的潜在交易的媒体报道。董事会表示:公司在与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其可能导致也可能不会导致就公司股份作出全面要约。目前,尚未就是否进行潜在交易作出决定,且并未与任何一方订立实施潜在交易的正式协议。无论如何,公司无法肯定任何此类洽谈(如继续进行)将导致对股份作出全面要约。公司3月12日恢复交易。”

  这种表述,即承认了传闻的真实性,又对传闻可能导致的结果模棱两可。“可能导致也可能不会导致”,好含糊的表述。我们只能说,这是一则深谙中国汉语博大精深精髓的公告——我不说,你来猜。

  从这则公告看,还很难确定未来的结果。看来,SOHO中国自己也说不准。当然,也不排除这是一种“商业烟雾弹”。

  不过, 包租公潘石屹能够如愿离场吗?这依然是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与同行业的“老炮”、新秀相比,潘石屹确实有些“落伍”了。

  从地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毫不客气的说,在过去的中国房地产黄金时期,相对来看,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是地产企业里最大的失意者。农谚有云,“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说的大概就是他。别的不说,就看王石留下的万科,我们就能看出明显的差别。

  且不管当初潘石屹的真实目的究竟如何,只看前几年,他的包租公生涯显然并不成功。虽然,这也是中国商业地产租金低迷的结果。

  不少人说潘石屹要跑,确切一点说不是他要跑,而是他很难再延续自己的路了。能说他的选择错了吗?不能。只能说,形势不符合他的预期。

  当然,几年里的卖卖卖,让潘石屹成功的套现不少,有传闻据说超过了300亿。所以今天即便是把SOHO中国“低价”卖掉,卖掉的SOHO中国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物有所值”。

  虽然“落伍”,但潘石屹不亏!

  第二,商业地产的暂时尴尬下,SOHO中国只能是勉力支撑。

  SOHO中国是中国地产企业的“另类”,专注于高端商业地产。

  但目前的形势,商业地产难言乐观。我们只需看SOHO中国的业绩,便能知晓一二。

  根据报道,2012年的时候,SOHO中国实现营业额153亿元,在2011年同期56.8亿元的基础上增长了169%,毛利也由2011年的27.3亿元增长至90.06亿元,增幅达229%。而到了2019年,它的上半年营业额仅为8.89亿元,并且还同比增长了11.8%。

  按照2020年的走势,SOHO中国的未来也不敢乐观。

  更为重要的是,“包租公”潘石屹和“包租婆”张欣在经营理念上可能并不合拍。张欣的“强势”,早已经被人熟知。“夫妻档”、“双头制”,始终是不太好。这,就让SOHO中国的未来更加难以确定。

  第三,黑石集团会甘于做一个不占便宜的“接盘者”吗?

  除了SOHO中国,黑石集团最近几年来与国内企业最大的传闻,就是当初与万科的生意。

  可以这样说,黑石不是一个“纯正”的经营者,它更像是一个“买进卖出”的“投资者”。

  黑石看中SOHO中国,应该不是为了房租来的。它,显然有更大的目的。

  从之前疯传的价码看,黑石的价格是“溢价”的,SOHO中国股价的走势也说明外界的乐观。

  不过,别忘了,SOHO中国这几年一直在卖。

  而黑石集团并不是“冤大头”,价格谈不拢的话,或者价格与预期相比没有太大油水的话,它买个华而不实的半空壳子作甚?SOHO中国的核心资产价值不容否认,但商业地产的低迷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而在当今最有价值的土地储备上面,从2012年起,SOHO中国就很少拿地了。

  黑石会甘心帮助潘石屹离场?

  正因为以上三点,这笔买卖,其实悬念还有不少。

  “包租公”潘石屹想要离场,这是个美好的愿望;黑石集团是否会接手尚存疑问,这是个残酷的现实。所以,才有了“可能导致也可能不会导致”的含糊其辞。至于未来,你猜?

  (本文作者介绍:专栏作者,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佳新闻评论奖得主,iDoNews 签约专栏作者。)

1.鼎读财经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网友所投稿件只代表发稿人立场,如果内容或配图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发稿人或本站编辑3123658318@qq.com 进行删除。

相关文章
上一篇:夏磊:疫情之下房地产融资怎么走?下一篇:孙彬彬:如何看待后续大类资产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