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主题:苹果与谷歌经营思想之比较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都是目前是市场的一面旗帜,他们的优秀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拜互联网时代所赐,,也就是他们都'...
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都是目前是市场的一面旗帜,他们的优秀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拜互联网时代所赐,,也就是他们都遇到了一个好的 机遇 或者 时运 都还不错;一方面则是企业家精神都得到了体现,即他们在管理上进行了创新。这样的两点就让他们成为了市场的领导者。我们分别来看这两家企业。首先来谈谷歌吧!谷歌是抓住了互联网具有聚合信息的这一特点,这个聚合的信息其实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信息在工业化时代是没有经济价值或者金融价值的,而在互联网时代,谷歌可以将这些聚合的碎片化信息背后所具有的共同特点通过计算的方式给总结出来,然后打包出售给第三方企业,第三方企业对这些碎片化但同时具有共性化的信息,进行纵向或者横向的开发利用 ,也就是用科学的因果逻辑或者社会学的相关逻辑来实现自身商业利益上的最大化,这样一种新的生态体系就出现了,同时一种新的第三方支付的商业模式也就出现了,这种新的第三方支付的商业模式的经营逻辑被谷歌证明之后,市场中的后来者不断进行复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新的思想的伟大,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家精神在当下的稀缺,否则这样的一种商业逻辑为什么会被后来者不断的复制呢?这实际上也说明这种思想出现之后,所有的利用这种思想的企业其实已经很平庸了。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商业逻辑其实是对工业化时代信息不对称的颠覆,它提升的是整个产业或者行业的经营效率,而不是效果,也就是这时候的互联网,在企业那里还是将其当成一种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思想,一种改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关系的思想,这样谷歌的第三方支付的商业模式的局限性也就被凸显了出来,这种商业模式依然是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模式,也就是企业依然主导着消费者,这样工业化时代的那些劣根性也就无法得到彻底的改变,比如产供销的顺序问题。再来看看苹果公司吧!苹果公司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是以聚合人为中心的这一特点,聚合人的背后,苹果公司理解为消费者希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时间,这实际上是对消费者在某段时间点上生命价值的凸显,换句话说就是让使用者的生命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具有独特价值,于是在苹果公司的移动终端上,都运行着许多应用软件或者管理软件,让使用者都能够自由的打发自己的时间,这样苹果公司不仅实现了使用者主宰自己时间段价值的需要,而且也让所有的知识在苹果的移动终端设备上都具有价值,同时自己作为平台的提供者,也能够从中获得利益,这样苹果公司就颠覆了谷歌公司对使用者免费、而第三方支付的商业模式,打造了一种新的生态体系和商业模式,这就是苹果公司与谷歌的最大的不同。注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苹果公司固然伟大,不过它的利益依然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逻辑基础上的,这说明苹果公司依然还是一个生意人,而不是生活人或者社会人,这就是苹果公司在经营思想上的局限性,这将直接决定苹果公司的未来,市场上的分析都没有这样的高度。笔者为什么主张要做生活人或者社会人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消费者这一因素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消费者的交际圈、生活全部放在了移动互联网上了,他们通过互联网来寻找与自己相关的人,这种相关是以兴趣、爱好或者价值取向为前提和基础的,于是一个个小众的以自组织的部落群就出现了,这实际上是告诉我们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开始崩解了,这就告诉我们社会层面上的变革远远比经济层面的变革来得根本和彻底,这时候企业更多的是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或者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问题,即站在社会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层面的问题,也就是不要站在事物的同一层面上看问题,否则就找不到问题的答案的。苹果公司恰恰犯了这样的错误,这样苹果的危机其实已经存在于它自身的组织中了,只不过眼前的繁荣掩盖住了这样的一个既定的事实,这说明苹果公司决策阶层的局限性。我们还应该注意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其实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谷歌公司是以物为中心,或者以空间价值为中心的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互联网技术只不过是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的工具;而苹果公司则是以人为本,或者以时间价值为中心的产物,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思想,一种改善生态体系各方利益的思想,可惜的是苹果公司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到这一点,于是苹果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完全扭曲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这实在是可惜!方圆20141201一次稿件匆匆草拟
1.鼎读财经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网友所投稿件只代表发稿人立场,如果内容或配图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发稿人或本站编辑3123658318@qq.com 进行删除。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